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在冶金、化工、火力發電等工業場景中,軸流風機常需在 300℃以上的高溫環境下運行。高溫不僅會加速風機部件老化,還可能引發材料性能衰減、潤滑失效等問題,甚至導致設備停機或安全事故。因此,針對高溫環境的特殊防護設計,成為保障軸流風機可靠運行的關鍵環節,需從材質、結構、散熱、密封等多維度系統規劃。
耐高溫材質升級是高溫軸流風機防護的基礎。葉片作為主要做功部件,需優先選用耐高溫合金材料。例如,在 600℃以下的中溫場景,可采用 1Cr18Ni9Ti 不銹鋼葉片,其抗氧化溫度可達 800℃,且在高溫下仍能保持較好的力學性能;而在 800℃以上的高溫環境,如鋼鐵廠焦爐煙道通風,需選用 GH4169 高溫合金葉片,該材料通過添加鎳、鉻、鉬等元素,可在高溫下形成穩定的氧化膜,避免葉片因高溫氧化而腐蝕。此外,風機機殼也需同步升級,傳統碳鋼機殼在高溫下易變形,需替換為耐熱鋼板或澆筑耐高溫混凝土,例如某化工企業將焚燒爐配套軸流風機的機殼改為 Q345R 耐熱鋼,在 450℃工況下使用壽命延長至 5 年以上,較傳統碳鋼機殼提升 3 倍。
潤滑系統耐高溫改造直接影響風機軸承的可靠性。高溫環境下,普通礦物潤滑油會出現黏度下降、氧化變質等問題,導致軸承潤滑失效。對此,需選用合成高溫潤滑油,如聚醚類潤滑油,其使用溫度范圍可達 - 50℃至 260℃,且抗氧化性強,能在軸承表面形成穩定的油膜。同時,軸承結構也需優化,例如采用雙列角接觸球軸承,配合黃銅保持架,避免傳統尼龍保持架在高溫下熔化。部分高溫風機還會加裝油冷或風冷系統,通過強制散熱將軸承溫度控制在 80℃以下,某火力發電廠將鍋爐引風機的軸承潤滑系統改為循環油冷,使軸承在 380℃的煙氣環境下,溫度穩定在 75℃,大幅降低了軸承故障頻率。
電機高溫防護是保障風機動力輸出的關鍵。高溫環境會導致電機繞組絕緣性能下降,甚至燒毀電機。因此,高溫軸流風機的電機需采用 H 級或 C 級耐高溫絕緣材料,如聚酰亞胺薄膜,其長期使用溫度可達 220℃以上,短期耐溫可突破 300℃。同時,電機散熱結構需特殊設計,例如在電機外殼加裝散熱片,或采用內置軸流風扇強制通風;對于超高溫場景,還可采用水冷電機,通過循環水帶走電機熱量。此外,電機接線盒需采用耐高溫密封膠密封,防止高溫粉塵進入內部,破壞絕緣層。某玻璃廠在 500℃的窯爐冷卻風機中,采用水冷式電機配合 H 級絕緣,電機連續運行 3 年未出現絕緣故障,而傳統電機在該環境下平均壽命不足 6 個月。
密封與防堵塞設計可避免高溫雜質對風機的損害。高溫環境中常伴隨粉塵、腐蝕性氣體等雜質,若進入風機內部,會加劇葉片磨損和軸承卡澀。對此,需在風機進出口加裝耐高溫密封裝置,例如迷宮式密封,利用曲折的間隙阻止雜質侵入;在含塵量較高的場景,如水泥廠回轉窯通風,還需在風機入口加裝高溫除塵器,配合耐磨襯板,減少粉塵對葉片的沖刷。此外,風機葉片需進行防粘灰處理,例如噴涂耐高溫陶瓷涂層,其表面光滑且耐磨,可防止高溫粉塵附著,避免因葉片積灰導致的動平衡破壞。某垃圾焚燒廠將煙氣軸流風機的葉片噴涂 Al?O?陶瓷涂層后,葉片積灰周期從 1 個月延長至 6 個月,維護頻率明顯降低。
溫度監測與預警系統是高溫風機防護的 “智慧防線”。需在風機關鍵部位加裝耐高溫傳感器,如在軸承、電機繞組、機殼等處安裝熱電偶或鉑電阻溫度傳感器,實時監測部件溫度;同時,將溫度數據接入控制系統,當溫度超過設定閾值時,自動觸發報警并啟動保護措施,如降低風機轉速或停機。部分高溫風機還會配備紅外熱成像監測系統,通過非接觸式檢測葉片溫度分布,及時發現葉片局部過熱問題。某煉鋼廠在轉爐除塵風機中應用該系統,成功提前預警 3 次葉片過熱故障,避免了葉片開裂事故的發生。
相關新聞
專注于礦山風機、離心風機、軸流風機等通風設備制造?